这个时代充满了误会。
有人说,如果你习惯从媒体报道和朋友圈认识世界,你会以为中文互联网最热闹的是TFBOYS和EXO的骂战,逻辑思维、papi酱、咪蒙这些鸡汤党遍布天下。
这段话我十分同意,除了“如果”两个字。因为所有人本质都是认知偏执狂。但是作为一个在军事媒体呆过多年的人,我想提醒你去打开腾讯网首页看一看。这家中国最大的门户之一,在首页最醒目位置,和新闻、图片并列的频道只有一个,叫做“军事”。
引发全民模仿热的航母Style
一家综合性门户或者新闻网站,一个好的军事频道可以占到它多少的流量吗?1/3。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这意味着它可能比整个新闻中心其他所有内容的总和还要高。
这是一亿军迷创造的奇迹。然而由于军事内容报道的封闭性、媒体的选择性忽视,我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。我昨天在今日头条上推送了一篇文章,关于一个战斗机飞行员失去儿子之后的一句告白。后台数据说,它一天之内被算法推荐给了超过一千万读者,其中超过250万人选择了点开阅读它。
一千万是什么概念?足记这样的国民刷屏级爆款APP,在最火的时候对外公布的数据也仅仅一天能到达300万人。一千万也超过了中国大多数新闻客户端一天的全部日活用户数,更关键的是,阅读比例超过1/4,这比普通内容1/10的打开率高了两三倍。
这是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,他们贡献了中国互联网流量中举足轻重的力量,却很少被主流舆论正视。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,因为他们每次被主流舆论关注到的时候,看起来总是“怪怪的”。
在党政媒体上,你看到的是如何防止“网特”伪装军迷刺探军情;在市场化媒体上的偶尔露面,他们在歼20试飞时是“爬墙党”,在另外一些报道中,数以万计的军迷曾经为了“挺航母”还是“反航母”吵得不可开交,引发了所谓中文军迷世界里的“三次航母论战”。
在这样的口诛笔伐之下,“军迷”俨然已经被扣上了“死宅男”或者“小愤青”的帽子。你跟他说burbery的新款毛衣如何彰显暖男逼格时,他却依然穿着那件几十年前款式的M65,他说这是你理解不了的情怀;你呼朋引伴的社交大趴时很少会想到他们,因为你们兴奋地规划着去奥比昂酒庄品味独特的矿石香气时,他一脸茫然神游着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的悲情过往。你还奇怪,这个呆子的例子,居然没有被奇葩说那种“不会social的人会不会被社会淘汰”选中做素材呢。这不就是怪咖吗。
似乎除了口水和廉价的流量,这以数千万计的群体无足轻重。